簡介
劉靜,男,清華大學教授。1992年7月畢業於清華大學,同時獲得熱能工程系燃氣輪機專業工學士學位及物理系現代套用物理專業理學士學位,同年直攻博士,並於1996年2月獲得清華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工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此後曾為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後及麻省理工學院高級訪問學者。他29歲時即入選1998年度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並於1999年6月從美國回國創建了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生物與醫學實驗室,後於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6年11月起先後任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雙聘教授及百人計畫教授。
長期致力於工程熱物理與醫療健康、電子信息及能源技術領域的交叉問題研究,並取得系列開創性成果,相應工作在學術界和工業界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生物傳熱學研究上,他在若干新方向的提出、理論構建及技術發明如宏微觀複雜生物傳熱理論與算法、納米冷凍治療學、鹼金屬熱療法、血管相變傳熱、熱舒適神經理論等方面均作出突破性工作,所研製並歷經10餘年時間推出的腫瘤冷熱刀微創治療裝備已成功用於臨床試驗。他於28歲時出版的《生物傳熱學》著作已成為領域內的基礎文獻,此後陸續出版的系列著作,為建立從低溫到高溫生物醫學工程學的相對完整的學術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普惠健康技術領域,劉靜教授集合多年實踐經驗並深入剖析全球在健康問題方面的重大需求,較早提出從國家層面全面部署低成本醫療戰略,出版了《先進低成本醫療技術》及《手機平台上的生物醫學工程學》前沿著作,系統構建了相應的學術體系,帶領團隊研製並成功實現產業化的系列無線移動健康監護技術已通過SFDA評審並成為市場廣受歡迎的產品。
對我國熱科學若干新興交叉學科領域的快速發展尤其作出了關鍵性的普及和推動作用,他於2001年出版的國內外首部《微米/納米尺度傳熱學》著作先後被印刷5次(含我國台灣繁體字版),促進了該領域的繁榮。此外,他還是室溫液態金屬多個全新領域的開創者和倡導者,相應工作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其中關於液態金屬晶片冷卻技術、液態金屬個人電子電路印表機、植入式醫療電子在體3D列印技術、液態金屬神經連線與修復技術、液態金屬血管造影術以及發現可變形液態金屬現象等研究為業界廣泛重視,帶領團隊研發的系列液態金屬CPU散熱器產品填補了有關產業空白。
出版有9部跨學科前沿學術著作,15篇應邀著作章節,以及300餘篇期刊論文,申報有100餘項發明專利(其中近70項已獲授權)。
獲得國際傳熱界最高獎
2014年8月,在日本京都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2014國際傳熱大會上,清華大學劉靜教授獲得國際傳熱界最高獎項之一:威廉 伯格獎(TheWilliamBegellMedal),他並以“通向惡性腫瘤靶向冷凍或熱消融治療的途徑:生物體系內熱量的精準輸運”為題作了45分鐘大會主題報告。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國際傳熱界最高獎項和榮譽。